19 Dec 2022
Chow Tai Fook Charity Foundation and The WEMP Foundation form strategic alliance
23 Nov 2022
Patronage to “Take-A-Break Community Space” at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Women's Centre by Executive Committee
03 Nov 2022
123 disadvantaged families were funded by the “Ocean Park Family Fun Day Programme”.
More

周大福慈善基金「抗疫援助計劃」

開展「社區戶互撑2.0」 與弱勢社群並肩抗疫 加強鄰里互助 

21 Apr 2022
周大福慈善基金在第五波疫情初期,基金迅速調撥資源,以應對防疫物資和居家抗疫的迫切需求,包括與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中心合作,向居住在香港仔、西區、九龍城及觀塘的低收入家庭提供超過600個的緊急抗疫包。
Photo / Video Courtesy: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中心
緊急抗疫包內含電子體溫計、應急藥物如撲熱息痛及說明書、現金券等應急物資。
Photo / Video Courtesy: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中心
由基金策劃,「社區戶互撑」項目於去年7月至12月期間首次推行,透過在地的非政府組織,連繫在疫情下首當其衝的小商戶,並向弱勢社群派發多張「地區限定」的消費券,以解基層的燃眉之急,鼓勵社區關懷,推動鄰里互助,加強社會的凝聚力。
Photo / Video Courtesy: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外展專業服務隊
向基層送暖: 居住於葵涌的劏房戶有機會藉著「社區戶互撑」項目,在2021年冬至時初嚐盆菜。何氏一家(化名)的小朋友,還說他們盆菜裡有很多食物從未見過,並很珍惜地嚷著要等嫲嫲才一起吃,表示覺得被愛包圍,好幸福。
Photo / Video Courtesy: 城市睦福團契
鄰里守望相助: 居住於大角咀的張婆婆(化名)是「社區戶互撑」項目第一期油尖旺區的受惠者之一,由於行動不便因此長期留在家中。善心的余女士(化名)獲悉後主動幫忙,前往區內不同小店幫忙換購喜愛的食品,盡顯鄰里之間守望相助的精神。
Photo / Video Courtesy: 關注草根生活聯盟
發揮助人自助的精神: 受惠者阿虹一家居住在慈雲山區的劏房,還充當義工,邀請區內的民生店鋪,參與成為「社區戶互撑」項目的商戶並接受地區消費券。她說:「我希望除了自己以外,小朋友都能夠學懂服務他人。」她的兒子現年為四年級學生,在獲得消費券後,她和兒子還協助一些行動不便的長者戶購買食物,又一起送贈防疫物資予清潔工人,她表示:「最重要的是互相幫忙,有人比我們更有需要。」
Photo / Video Courtesy: 民社服務中心
發揮助人自助的精神: 居住於屯門區的Ali 表示區內缺乏支援南亞裔的機構。雖然在香港他與太太和兩名孩子生活,亦同時做兩份工作,但由於他要在經濟上需要支持在巴基斯坦的十多位親人,因此經濟負擔沉重。在收到領取食物包時感到十分安慰,他的太太更其後參與義務,發揮助人自助精神。
Photo / Video Courtesy: 城市睦福團契
接觸更多隱蔽劏房戶: 其中一個合作夥伴關注草根生活聯盟總幹事黃佳鑫先生表示:「我們藉著『社區戶互撑』計劃,到油尖旺區的唐樓逐層『洗樓』,主動認識平日服務未能接觸到的隱蔽劏房住戶,當中不乏棺材房的獨居長者,以協助解決他們生活問題。」
Photo / Video Courtesy: 關注草根生活聯盟

周大福慈善基金(基金)今天宣布,正式開展其「抗疫援助計劃」之第二期「社區戶互撑」項目。由10個機構合資達 1,400 萬港元,「社區戶互撑2.0」為全港12區的弱勢社群包括長者、低收入家庭、劏房戶和失業人士提供以地區為本價值港幣400至600元的消費券,可於區內小店換取食物或物資,約7,500家庭共20,000 人受惠。

「社區戶互撑2.0」推動鄰里互助 加強社區凝聚力

由基金策劃,項目於去年七月至十二月期間首次推行,透過在地的非政府組織,連繫在疫情下首當其衝的小商戶,並向弱勢社群派發「地區限定」的消費券,以解基層的燃眉之急,鼓勵社區關懷,推動鄰里互助,加強社會的凝聚力。

面對第五波疫情嚴峻,「社區戶互撑」項目的第二期新增了九個資助機構,包括(排名以機構的英文名稱字母順序排列)陳張敏聰夫人慈善基金、傅德蔭基金、嘉道理慈善基金、嘉里集團、利希慎基金、李錦記家族基金、思源基金會、李國賢基金會及擇善基金會,在今年四月至九月期間攜手為社區注入更大的支援,推動經濟復甦。

項目的第二階段夥拍12間非政府組織推行,並獲約200家地區小店響應支持。這次推行象徵著凝聚著社區多方的努力,以實現三大目標:

  • 提供食物援助及應急物資,紓緩基層家庭沉重的經濟壓力
  • 支持小本經營的地區小店,冀幫補其收入,助渡過困境,並帶動區內消費
  • 透過連繫弱勢社群與社區,加強鄰里互助支援網絡,促進更和諧的社區睦鄰關係

周大福慈善基金主席鄭家成先生說:「第五波疫情嚴峻,弱勢社群尤其受影響,為社區帶來的挑戰更是前所未有,並無法單獨解決。有見及此,我們主動聯絡其他資助機構參與周大福慈善基金策劃的『社區戶互撑』項目,與非政府組織夥伴合作,攜手開展第二期項目,以擴大覆蓋網絡至全港12個地區,進一步推動鄰里互助,發揮同舟共濟精神,加強社區的凝聚力。」

 

周大福慈善基金「抗疫援助計劃」的階段性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來,基金的「抗疫援助計劃」採取階段性的策略,三管齊下應對社會最逼切需求,協助弱勢社群渡過逆境。

在第五波疫情蔓延時,基金

1.  提供

基金與不同慈善機構合作,在三月初至三月中旬迅速調撥資源,以應對防疫物資和居家抗疫的迫切需求。

基金與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中心合作,向居住在香港仔、西區、九龍城及觀塘的低收入家庭提供超過600個的緊急抗疫包。緊急抗疫包內含快速抗原測試、電子體溫計、應急藥物如撲熱息痛及說明書、現金券等應急物資。

此外,基金分別與愛德循環運動和香港理工大學老年護理研究中心合作,向長者派發消毒酒精。

2. 填補未滿足的需求

基金支持周大福企業社會方案夥拍陳廷驊基金會及嘉里集團共同資助聖雅各福群會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推出的第二及第三輪「支援安老院舍前線員工住宿津貼計劃」,為300名合資格的院舍員工,在三月中旬至五月初提供每人最多港幣15,000元的住宿津貼,以減低感染風險,讓院舍員工能夠緊守崗位的同時,也能於每天下班後能安心歇息。

3. 支持疫情後復

除「社區戶互撑2.0」項目外,基金還與全城街馬合作,從四月中旬開始,舉辦一系列以「運動、飲食、休息、溝通」四大元素設計的「BEE自家教練」網上培訓工作坊,為期六個月,以培育500名來弱勢家庭的自家教練,協助他們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並學習利用專業知識照顧家人身心健康。

4 0
0 0
0 0
0 0
This error message is only visible to WordPress admins
There has been a problem with your Instagram Feed.
This section carried other news and insights in the industry. The link will redirect you to an external site.
05 Oct 2022

Hong Kong’s wealth gap reaches ‘tipping point’ under Covid as unemployment rises among poor, Oxfam says

The pandemic has worsened Hong Kong’s wealth gap, with the city’s poorest making 47 times less than its richest residents, Oxfam Hong Kong has said. In the pre-Covid era, the highest earners made 34.3 times more.

Source: Hong Kong Free Press
More
22 Sep 2022

Record number of people gave to charity globally in 2021

A record number of people donated money to charities or assisted strangers in 2021 after three-year long reduction in 2018, according to the World Giving Index 2022.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pectrum, half of the countries or regions which declined the most in 2021 included Hong Kong, down by 13 percentage points.

Source: Doha News
More
12 Sep 2022

The Future of Family Philanthropy

In a time of complicated transitions and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philanthropic families must reflect on their purpose, pace, power, and practices.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shared four key considerations which are food for thoughts.

Source: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