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8日
中大舉行鄭家純國際會議中心命名典禮
2019年03月16日
周大福慈善基金積極推動公私營合作 捐助機械臂手術室 惠及逾600位病人
2019年02月02日
《福報》第四期(廣告刊載於頭條日報 | 2019年2月2日)
More

中大举行郑家纯国际会议中心命名典礼

2019年03月18日
中大校董会主席梁乃鹏博士(右一)与校长段崇智教授(左一)致送纪念品予周大福慈善基金名誉主席郑家纯博士(右二)及周大福慈善基金主席郑家成先生。
Photo / Video Courtesy: 香港中文大学提供
中大郑家纯国际会议中心命名典礼一众嘉宾合照:(左起)郑志亮先生、郑志明先生、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周大福慈善基金主席郑家成先生、郑周翠英女士、周大福慈善基金名誉主席郑家纯博士、中大校董会主席梁乃鹏博士、郑志刚博士、郑余雅颖女士、郑志雯女士及庞建贻先生。
Photo / Video Courtesy: 香港中文大学提供

为鸣谢周大福慈善基金慷慨捐款支持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成立国际会议中心,中大谨将此中心命名为“郑家纯国际会议中心”,并于今天(3月18日)举行命名典礼,由周大福慈善基金名誉主席郑家纯博士,GBM,GBS、周大福慈善基金主席郑家成先生、中大校董会主席梁乃鹏博士,GBS,JP,以及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主礼。

郑家纯博士表示:“我很高兴能支持中文大学成立郑家纯国际会议中心,透过举行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和论坛,集思广益,促进中外交流。家父于过去几十年为家族的慈善事业奠下良好的基础,并教导子孙关心社会,支持教育、医疗复康、扶持基层,以推动持续发展为己任,把先父积极行善的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会善用本身拥有的资源,为有需要的社群提供发展机会,协助他们自力更生。”

段崇智校长对郑氏家族及周大福慈善基金多年来的支持致以衷心感谢。他说:“郑裕彤博士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及教育事业,家族成员亦传承他积极行善的精神,共同创立了周大福慈善基金,致力与不同的非牟利团体合作,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中大很高兴与郑氏家族拥有共同理念,并得到周大福慈善基金的慷慨捐助,支持郑裕彤楼一、二楼的设施翻新,建立成一个设备先进而全面的会议场地,让大学举办更多国际级的学术会议及活动,促进知识传播和交流。”

中大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作为一所具前瞻性和全球视野的研究型综合大学,中大锐意建设一所多功能又可灵活使用的会议中心,让各学院、学系、部门和研究单位在校园内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以吸引海外专家学者访问中大,加强大学的国际影响力。

中大获周大福慈善基金慷慨支持,将郑裕彤楼一、二楼重新装修成为一个举办国际知名学术会议的场所。郑家纯国际会议中心交通便利,毗邻中大教学酒店—香港沙田凯悦酒店及港铁大学站。预期该中心将会成为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最佳地点,有助提升中大的国际知名度。

该中心环境典雅,设有宽频和无线网络,并配备先进的视听及电脑会议系统,为使用者提供至佳的演讲及会议体验。灵活的房间与空间设计为举办活动提供极大的弹性,包括可容纳多达460人的大型演讲厅,以及可同时进行会议和分组讨论的中小型房间。此外,中心亦提供餐饮场地、学术海报展览区,并预留地方作为会议秘书处或贵宾室用途。

有关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中大) 成立于1963年,为一所享誉国际的研究型综合大学。中大位处于亚洲的中心地带,一直秉持“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之使命。中大合共有九所书院,它们与大学相辅相成,提供以学生为本的全人教育和关顾辅导,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大学设有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及社会科学院,连同研究院,共开设超过300个本科及研究生课程。中大各学院积极参与广泛的研究领域,设有多个研究所及研究中心,于优质的跨学科研究中各有专精。

4 0
0 0
0 0
0 0
This error message is only visible to WordPress admins
There has been a problem with your Instagram Feed.
This section carried other news and insights in the industry. The link will redirect you to an external site.
2024年01月15日

社區的事|疫情加重長者情緒問題 社企推長幼共同上課 告別孤老寂寞 (只提供繁體中文版)

「沒有年齡的課室」由周大福慈善基金及和悅慈善基金共同捐助,透過構建跨代學習平台,將幼兒服務融入長者服務中,讓幼兒和長者在互動中建設彼此的互助關係,促進世代之間的了解和尊重,推動跨代連結。

Source: 星島頭條
More
2022年10月05日

疫下困境|今年首季貧富差距擴至47倍%20樂施會促提高最低工資

疫情下基層收入受嚴重影響,樂施會分析統計處過去3年數據,將家庭月入中位數分成10個等級,發現最貧窮住戶收入於今年首季較2019年大跌22.9%,至僅2,700元,對比最高收入住戶的家庭月入中位數12.76萬元,相差47.3倍,較疫前2019年的34.3倍大幅擴大,顯示貧富懸殊更趨嚴重。

Source: 晴報
More
2022年09月30日

爭取輪候公院服務前早治療 新生會助患者睇私家精神科

由周大福醫療基金、傅德蔭基金及施永青基金共同資助新生精神康復會的「精神科醫療資助及社區支援計劃」,讓正輪候公立醫院精神科專科門診新症的香港居民且有經濟困難,經社工轉介及提交申請後,獲資助到指定私家精神科醫生接受治療。

目前,公立醫療的精神科專科服務動輒輪候長達1-2年,計劃讓有需要人士及早接受介入及治療,能避免情況惡化。受助人驚恐症患者呂先生,經社工評估後會見精神科醫生,服藥及進行心理輔導,成功銜接公立醫院精神專科服務,重歸正常生活步伐及工作。

合資格人士可接受一年最多12次的150元優惠診金或全免資助私人精神科醫療服務,視乎家庭入息上限而釐定。

Source: am730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