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 Initiative
醫療健康
Location
香港
Year
2014 - 2018
Funded By
周大福慈善基金
醫療科技機械人手術系統
鄭裕彤博士機械臂手術室
周大福慈善基金(基金)於 2014 年資助醫院管理局在伊利沙伯醫院添置亞洲首部雙控制台第四代達文西機械人手術系統。先進的機械臂可 270 度旋轉,讓醫生有更廣闊角度做較細緻的切除及縫合,而新儀器設有激光定位有助縮減手術時間,加上全高清三維影像,讓醫生更精確地進行複雜手術,減少對附近神經線損害。
先進的儀器每年惠及超過 150 名病人受惠,由於手術後傷口極微細,病人的康復時間也能縮短,治療效果較以往理想。
此外,系統配備雙控制台,可供兩名醫生同時進行複雜手術,而資深醫生亦可藉此培訓年輕醫生熟習新技術,有助提升本港整體外科技術水準。除了伊利沙伯醫院外,基金還資助威爾斯親王醫院和瑪麗醫院分別於 2017 年和 2018 年引入此手術系統。

相比以往的系統,新一代系統具備多項特點,如可 270 度旋轉的多角度機械臂、顯示三維血管顯影立體影像,以及雙控制台系統,認為可一改過往『病人遷就機械』的手術情況,亦提高手術安全性及加快手術進度,且新系統具雙控制台,容許兩名醫生同時操作機械臂
何立言醫生
外科顧問醫生
伊利沙伯醫院
以往病人做完直腸手術,需兩至三周才可拔除小便喉管;使用新系統,術後幾日便可拔除,加上機械臂切割精細,不易傷到神經線
郭錦洪醫生
大腸外科顧問醫生
伊利沙伯醫院

手術後三至四日便可以落牀行走,七日後便可以出院了。手術後復原情況理想,對手術感到很滿意
周先生
患前列腺癌在2015年2月首名接受新系統手術的病人
傷口完全沒有痛,康復過程很快
何女士
患直腸癌在2015年10月接受新系統手術的病人
Resources
[新聞報導] 亞洲首設 已為伊院55病人服務 3,000萬機械臂 精準切癌瘤 無後遺症 (蘋果日報 | 2015年11月23日)
[新聞報導] 兩醫生同步操機械臂施手術 伊院添亞洲首台「雙達文西」(都市日報 | 2015年11月23日)
[新聞報導] 伊院引入切腫瘤更準 新型手術臂減神經損害 (明報 | 2015年11月23日)
[新聞報導] 醫健:第四代機械臂 減伊院手術輪候時間 (東方日報 | 2015年11月23日)
[新聞報導] 伊院引「達文西臂」手術效果佳 (大公報 | 2015年11月23日)
[新聞報導] 醫知健:伊院新機械臂 手術時間減半 (太陽報 | 2015年11月23日)